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24章

關燈
震驚!三歲太子離家出走竟是因為想上課!

文哥兒避著朱厚照給了谷大用一個眼神,再悄然用指頭比了比坤寧宮方向,意思是“你快去找張皇後”。

谷大用會意地去坤寧宮搬救兵。

可不能真叫太子跟著文哥兒出宮去!

別說宮裏不可能讓太子跑宮外去,王家也不可能有那個膽子留太子住下!

文哥兒和谷大用的交流只花了那麽短短一個眼神的功夫接著他便蹲下和矮不隆冬的小豆丁朱三歲說話:“本來我還想著冬天我們玩點不一樣的殿下要跟著我一起出宮可就玩不了了。”

朱厚照一聽玩點不一樣的頓時開始猶豫起來,巴巴地追問道:“怎麽玩?要怎麽玩?”

文哥兒道:“殿下還記得河西走廊設的驛站嗎?一直到我們大明只要是有城池的地方都會有驛站方便詔令與信函傳遞過去。殿下已經學了這麽久、識了不少字,我就想著我們可以趁著冬天在宮門處設個驛站,每天把有趣的事寫進信裏投遞到這個驛站裏去各自派人去宮門那邊取信。殿下想想這是不是很有意思?”

朱厚照聽後覺得很好玩,可又有點苦惱:“孤還不會寫字。”

文哥兒道:“殿下只需要告訴谷大用他們要寫什麽他們便能幫殿下代寫。遇到他們不會寫的字,殿下說不定還能指點他們,畢竟殿下可是聰明絕頂的朱三歲!”

朱厚照立刻興致勃勃地說道:“好!”

文哥兒忽悠朱三歲那簡直是張口就來:“像我老師與我楊師叔,一個在京師一個在陜西一次書信往來少說也得一個月的功夫。有時候一不小心錯過了能帶信的人還得等更久!便是相隔這樣遠他們的情誼也不曾變過仍是時常互通書信。如今我只是一兩個月不能進宮來,殿下應當不會從此與我疏遠了吧?”

朱厚照聽文哥兒說李東陽和楊一清通一次信要等一個月頓時覺得他們一天一次還能接受。他肯定每天都有好多好多話要說!

文哥兒見說服了朱厚照便與他約定好兩個人以午時為界限午時前是宮外驛使的工作時間午時後是宮內驛使的工作時間。

也就是說,宮外的信會在早上投遞到郵箱去,順便帶走昨天下午宮裏放到郵箱的信。而宮裏的信使可以在午後來取信投信!

兩邊錯開取投時段,通起信來更有儀式感!

朱厚照聽得直點頭。

文哥兒道:“明日午時我便把郵箱送到宮門處,到時候會給殿下留一把鑰匙,殿下到時候可以把鑰匙交給你挑選出來的驛使。”

“好!”

朱厚照開開心心地答應。

張皇後被請過來時看到的就是朱厚照那副高興得不得了的模樣。

要不是這小子還抱著個鼓鼓囊囊的小包袱,張皇後都以為谷大用是沒事找事才把她喊過來!

文哥兒註意到張皇後的到來,起身向張皇後見禮。

張皇後對這位小神童還是挺有好感的。

畢竟朱厚照經常跟他們誇個沒完,且這小孩長得玉雪可愛,平日裏瞧著又聰慧乖巧,與那些頑皮搗蛋的小孩兒完全不一樣。

張皇後免了文哥兒的禮,笑著看向自己兒子:“照兒,你這是準備上哪去?”

朱厚照突然見到他母後,意識到自己的偷溜計劃可能暴露了。他抱緊自己的小包袱,搖著頭否認道:“沒上哪!”

“是就最好,不然母後還以為你要拋下我和你父皇出宮玩兒去。”張皇後嘆著氣說道。

瞧見自家母後這般情態,朱厚照只能說道:“不出!”

張皇後便放文哥兒出宮去,好奇地跟朱厚照問起他們剛才在商量什麽。

她可是從谷大用那裏聽說了的,這小子自從昨天提出的讓文哥兒住宮裏的要求被駁回,就氣哼哼地收拾小包袱準備跟著文哥兒出宮去!

王家小神童到底是怎麽哄好了這頭小倔牛,叫他開開心心地改了主意?

朱厚照便把自己要選出一個可靠驛使的事給張皇後講了。

從明天午時起,他和小先生就能每天通信啦!

有了這麽一件好玩的事,朱厚照哪裏還坐得住?他把小包袱塞給張永讓他去放好了,又讓谷大用去通知底下的人東宮要開始新一輪的考試,需要挑選一位機靈可靠的驛使負責幫他寫信、投信、取信,有興趣競爭上崗的趕早報名,明兒一早考試,午時前就能正式幹活啦!

文哥兒可是講過的,安排大家做事首先要看他們本領如何,接著要看他們意願如何。所以想幹這活兒的就自己報名來考試,考得好的就上崗!

朱厚照還一本正經地說出自己的要求:要識字多的、寫字好的、腿腳快的。

張皇後在旁邊聽得瞠目結舌。

怎麽感覺自家皇兒選陪玩的,比她管理後宮還嚴格?

朱厚照沒了玩伴,見他母後還在,便力邀張皇後明兒一起來監考,看看他這個考官的威風。

他可是有過當考官的經驗的,可懂可懂了!

張皇後受到兒子的熱情邀請,自是沒有不答應的道理,點頭表示明天一定來看他當考官。

朱三歲找到了新事情做,立刻又精神抖擻起來,拉著他母後討論明天具體考點啥,還有明天的信裏要給他小先生寫點啥好。

傍晚朱祐樘得知朱厚照竟還想偷偷溜出宮去,一時也不知該不該誇自家皇兒腦筋靈活。

他不答應讓文哥兒進宮長住,他就包袱款款想跑宮外去!

還是文哥兒這小神童有辦法,三言兩語就把這小子給哄住了。

至於兩個小娃娃搗鼓什麽“宮門驛站”,朱祐樘想了想,也沒阻止,由著他們通信去。

另一邊,文哥兒出了宮,心情頓時快活起來。

真不錯!

寒假來了!

把工作(朱三歲)帶回家是不可能的,傻子才把工作帶回家!

雖說付出了一點小代價,不過比起長長的假期來,每天給朱三歲寫封信也算不得什麽大事。當先生的,每天給學生出幾道題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文哥兒讓金生幫忙找匠人做了個信箱,順便在外頭加了個鎖。

古人的鎖慣愛用金魚形狀,據說是因為魚兒睡覺時都睜著眼,可以勤勤懇懇地為人們看守財物。

他把鑰匙留下了,給朱厚照那邊備了一把,第二天連著郵箱按時送到宮門口。

來和他接頭的不是谷大用,不過也是朱厚照身邊的熟面孔。文哥兒笑著把鑰匙交給對方,又與守衛商量著去宮門找個位置方便的位置擺好。

這只是東宮要求臨時擺著玩兒的玩意,大家也沒太放在心上,都表示直接放下就行了。

順利做好迎接寒假的準備,文哥兒愉快地溜達回翰林院讀書去。

既然不必進宮去了,文哥兒便又重拾自己在翰林院的教學工作,每天一早在翰林院聚眾讀書,瞧著很有那麽一點誨人不倦的小先生模樣。

要不是這些天雨雪不斷,文哥兒都想重拾他的擺攤大業了。

轉眼來到十一月初,《河西走廊》正式上架銷售,大家對河西一帶的印象都是貧苦落後,很少人了解過關於河西的歷史,“河西走廊”這個說法更是讓人耳目一新,感覺遙遠荒涼的河西之地都有點兒親切了。

走廊嘛,這東西大家家裏都有!

不少人看到李東陽這位“西涯學士”傾情推薦,再加上作者是京師赫赫有名的小神童以及一幹庶吉士,二話不說又買了回去。

更讓人忍不住買回家的,還有同步推出的“絲綢之路”積木套裝以及對應的事件卡包!

尤其是這個卡包,不知多少人瘋狂開包,只求拆出金閃閃的限量版汗血寶馬。

買瘋了!

富家子弟直接一打一打地買卡包,窮人家的孩子則是掀起了換卡風潮,大家都有多餘的卡,那就相互換換唄,換齊了大家都能擁有一套完整的卡牌!

買不起積木套裝的直接買紙質“絲綢之路”圖紙也可以玩得很盡興。

這個十一月裏頭,“河西走廊”儼然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書本身有沒有人看完不知道,反正大家都玩起了“絲綢之路”。

這筆“潤筆費”因為涉及到要和庶吉士分賬,王華沒有把它拿去充公,而是由著文哥兒自己安排。

庶吉士們今年是沒資格回家省親的,他們都是官場新丁,又還沒有實職在身,只能靠庶吉士補貼以及少得可憐的俸祿度日。

像毛澄他們這些家境還算可以的日子倒還過得去,換成家裏困頓的可就不一定能熬得住了。

翰林院清貴是清貴,就是沒什麽別的進項,沒點家底根本活不下去!

本來大家拿到《河西走廊》,只覺看著自己配的圖文刊印成書很有意思,都要了幾本留著過年送給親朋好友。

結果文哥兒拿著第一筆分潤回來跟他們分賬,直接把他們給震驚了:這是要給他們過個肥年啊!

以前過年都說是“過年關”,就是因為人情走動對於許多家庭來說是個巨大負擔。

對於初入仕途的新人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在此之前都是靠家裏供養的讀書人,家裏的人情往來鮮少要他們自己操心。

如今他們有了功名,成了當家人,才發現自己要花錢的地方實在不少!

——而這些花銷,他們往往不能再跟家裏討要了。

李夢陽他們這些庶吉士,目前就正處於這麽個階段。

現在文哥兒給他們分了這麽一大筆“潤筆費”,倒是叫他們可以安安心心過年、不必忐忑如何應付踏入仕途後的第一次官場大應酬了。

狀元毛澄說道:“這太多了,我們只是順手幫忙畫了幾筆或者幫忙找了幾個典故,哪能拿這麽多分潤?”

文哥兒道:“這是事先說好的,可不能事後來改。”

他覺得自己個頭不夠高,當即站到小板凳上開始引經據典——

“你們可是要當官的人,做事要講信用!”

“子貢問孔子怎麽治理好國家,孔子說‘糧食多多的,兵馬多多的,還要讓百姓信任當政的人’,子貢問‘如果實在不得已要去掉一項,您覺得先去掉什麽’,孔子說‘先去掉兵馬多多’。”

“子貢又問‘如果實在不得已還要再去掉一項,您覺得先去掉哪個?’,孔子說‘去掉糧食多多’,因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可見講信用是很重要的!要是你們這些當官的都不講信用,明明已經說好的事總是說改就改說變就變,百姓以後就不信任朝廷啦!”

要是百姓都不信任朝廷,這個朝廷遲早要完!

毛澄等人:“…………”

瞧這小子說得,仿佛他們不收這錢還成了禍國殃民的事兒!

庶吉士們只得懷揣著拯救大明朝廷公信力的偉大決心把這筆“潤筆費”給收了。

作者有話說:

禦史:我懷疑你有高超的行賄手段和結黨手段,並且掌握了證據。嘶,讓人收了賄賂還覺得自己很高尚,恐怖如斯!

【掏出庶吉士時期的錄像還原分贓現場】

文哥兒:我不是,我沒有!!!

更新!今天沒得二更(開始躺平

唉,反正文崽慢慢長,我慢慢寫吧,沒得靠爆更暴富的命TvT

註: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出自《論語》

原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原來民無信不立不是教育百姓要講信用,而是說“百姓不信任執政者,這個國家就存在不下去了”

(文盲驚詫

按照後世的註釋就是治理國家的時候“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